添加时间:2024年3月28日 来源:邯郸市农业农村局
邯郸,位于河北省南部,西依太行山脉,东接华北平原,与晋、鲁、豫三省接壤,辖6区、11县、1个县级市,总面积1.2万平方公里,耕地909.46万亩、永久基本农田836.1万亩,共有242个乡(镇、街道)、5849个村(社区)。
邯郸平原广阔,沃野千里,有农耕、商贸之便利。纵跨东经113°25′—115°30′,横立北纬36°05′—37°01′,广198公里,袤110公里,版图如梯形,下立华北平原,上搭太行高峰。以京广铁路为界,西部为中、低山丘陵地貌,东部为华北平原。海拔最高1898.7米,最低32.7米,相对高差1866米,总坡降为11.8‰。南北通途,通达天下。邯郸有着适宜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,属暖温带半干半湿润大陆性气候,四季分明,雨热同季,干湿季节明显,光能资源丰富。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~600毫米,且多集中在夏季,七、八月份,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%左右。年平均气温12.5—13.3℃,无霜期180—205天,宜于一年两熟作物的生长。农作物主要气象灾害有旱、湿、风、雹、干热风、霜冻和低温连阴雨等。
邯郸,历经数千年的峥嵘岁月,孕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,是世界上粟(谷子)和黍的最早发源地,也是中国家鸡和中原核桃的最早发现地。邯郸的先人在鼓山东麓、南洺河北岸的台地上,开始了他们的原始农业,他们以石镰、石铲、石刀、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为生产工具,种植粟,饲养狗、猪等家畜,兼事渔猎,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源头之一,被考古界命名为“磁山文化”。在此后漫长的农业历史发展中,邯郸广阔的地理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。
邯郸是农业大市,农业资源丰富,全市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小麦528万亩、玉米479万亩、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棉花60万亩,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核心产区,是全国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市,素有“北方粮仓”“冀南棉海”“京津菜园”之美誉。